深化巡回法庭工作机制创新,在黑土地上书写崭新司法答卷

来源: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80521.html | 作者:创始人 | 发布日期:2025-11-04 | 0 次浏览

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率调研组看望慰问第二巡回法庭干警,鼓励大家立足主责主业,深化巡回法庭工作机制改革,更好就地化解纠纷、服务巡回审判。
  如何以创新之举,回应好这一新要求、新期待?如何深化巡回法庭工作机制改革,不断书写审判工作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与院本部深入巡回区法院一体开展业务培训、实地调研、监督指导、座谈交流,做实实质化解纠纷,统一裁判尺度;以脱薄工作为抓手,建立“案件会诊﹢法官讲台﹢条线指导”的帮扶机制,充分发挥业务指导职能与引领示范作用,促推从源头提升审判质效。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促进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这是人民法院的职责使命。第二巡回法庭以工作机制创新赋能新时代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书写着“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守护公平正义的司法担当。
  一场为巡回区“量身定制”的专题讲座:“为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审判质效强力赋能”
  9月25日上午,在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人民法院会场,正在进行一场专题讲座——“巡回世纪行·法官讲台”2025年第三讲。第二巡回法庭副庭长张俊文表示:“‘巡回世纪行·法官讲台’是第二巡回法庭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深化巡回法庭工作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巡回法庭的职能作用提出的‘一四四五’工作思路中‘提素能’工程的重点项目,旨在构建素质提升与学习交流平台,让平台成为干警成长的‘加速器’。”
  第二巡回法庭巡回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第二巡回法庭民事审判团队法官李知博介绍说:“这场讲座是第二巡回法庭根据前期调研梳理形成的巡回区民事涉诉信访集中问题情况,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为巡回区‘量身定制’的专题讲座,旨在助推统一法律适用、促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
  围绕“诉何以止访”“建工案件的法律问题”“执行异议之诉的法律问题”“劳动争议的法律问题”“民间借贷的法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二级高级法官谢勇展开授课指导。
  如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正?
  “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将法律的专业判决与群众朴素的正义观相结合。”“要在说理时将法律规则、原则背后的法理说透。”“群众给我一个纠纷,我给群众一份公正,用尽一生所学。”
  谢勇的话,蕴含着强烈的“如我在诉”的意识,高度契合“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绝不是来‘走程序’的”这一实践要求,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深切共鸣。
  “承包人的建设工程价款债权转让后债权受让人是否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发包人未经竣工验收擅自使用建设工程后能否请求承包人承担修复责任”“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如何认定”“名义借款人、实际借款人责任主体如何认定”……谢勇结合自身工作经历,针对常见问题、难点问题、争议性问题进行了讲解和探讨,从办案实践到民法典法条,他信手拈来。用法理廓清干警思想迷雾,增进干警们对法律、政策的深度理解,他还不时进行小结,为大家的思维进行收束,促进吸收和巩固。
  讲坛如一场“头脑风暴”为干警们传经送宝。在场干警或凝神静思,每至会心启发之处,皆颔首应和;或俯首笔录,不知不觉中笔记记了一页又一页。
  “倍感解渴、收获颇丰!”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庭长刘少方激动地表示:“授课聚焦我们审判实践中的棘手难题,结合案例精准解析法律适用要点,既解答了困惑已久的实务问题,更传授了科学的裁判思维,为我们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审判质效强力赋能。下一步,我们将授课精髓体现在审判实践中,推动全省民事审判工作提质增效,以优质司法服务护航辽宁振兴。”
  一场四级法院集中交流、直奔问题的座谈会:“共同完成一场外科手术式的业务剖析”
  9月25日上午的专题讲座刚刚结束,下午,同样在鲅鱼圈区法院,另一场聚焦“实地调研”、奔着解决问题去的座谈会紧随而至。东北三省法院的民事审判和信访部门的法官们早早就来到了会议室。
  四级法院齐聚一堂,与会人员带着满满的问题直奔主题,共同完成一场外科手术式的业务剖析。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付丽谈到了部分民事审判法官未能从实质化解矛盾的角度考虑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审判能力还有待提升等问题。在列举有待上级法院进一步指导的难点问题时,她条理清晰又言辞恳切。
  围绕重点难点,刘少方恳请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批权威参考案例,通过案例指导方式统一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组织全国性或者区域性高水平专题培训。
  吉林省图们市人民法院、辽宁营口鲅鱼圈区法院、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汇报了民事审判整体情况及审判、信访工作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高院依次汇报省内民事、信访案件呈现出的普遍性问题,审判中急需解决的堵点难点问题,需要由最高人民法院统筹协调指导的事项。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们不时详细询问了解,一个个业务探讨的焦点逐渐浮现,讨论气氛愈发热烈。
  法律适用四个字看起来简简单单,在争议问题、难点问题上却意味着艰辛的求索。座谈会还围绕相关法律问题现场解疑释惑。
  “合同无效是否影响承包人主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行使?”
  “建设工程质量保修期届满后,经鉴定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是否免除赔偿责任?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能否因时效作用推定是施工时既已存在或是后来造成?”
  现场干警紧紧抓住当面提问的机会,把问题接连抛向谢勇。
  “因施工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发包人有权请求施工人在合理期限内无偿修理或者返工、改建。但对于‘合理期限’如何理解,不好准确把握。”鲅鱼圈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尹文成告诉记者,“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始终心里没底。听了谢勇老师的解答,顿觉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东北三省民事案件类型集中、信访压力大。通过座谈,我们不仅梳理了高发案由的审判难点,也推动了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理念对接和标准统一,这对从源头减少申诉信访非常关键。”李知博告诉记者,本次座谈是落实“条线指导、实质解纷”理念的具体体现。
  一系列落实帮扶指导的脱薄向强组合拳:“这是一场‘强筋健骨’的深刻变化”
  鲅鱼圈区法院是第二巡回法庭帮扶指导的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法院之一。
  今年以来,第二巡回法庭调研组在张俊文的带领下,多次来到鲅鱼圈区法院,各项帮扶指导措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脱薄向强:从5月份摸清详情谋思路,到8月份狠抓205件发改案件分析,再到9月份联合民一庭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会,一系列“组合拳”贯通发力助推脱薄向强走深走实。
  5月21日至22日,第二巡回法庭调研组到鲅鱼圈区法院,通过旁听审判委员会会议、查阅案卷、座谈交流、专题研究等方式,掌握鲅鱼圈区法院脱薄工作进展,帮助找准影响审判质效的难点堵点。
  8月26日至27日,第二巡回法庭调研组赴鲅鱼圈区法院上门送教,对鲅鱼圈区法院近一年来被发改案件逐一梳理分析,分别召开刑事、民事发改案件交流会,从类案共性问题、裁判规则理解适用等方面深入剖析、现场答疑,营口法院刑民条线分管院领导和法官代表参加会议。
  最高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程凤义通报了鲅鱼圈区法院刑事发改案件的基本情况,对于案件被发改原因、问题短板等深入分析。从加强业务学习、坚持证据裁判原则、贯彻谦抑性原则、正确处理审级关系、压实审判监督管理责任等五个方面,对下一步加强和改进刑事审判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李知博对鲅鱼圈区法院民事发改案件展开细致剖析,围绕建筑工程、民间借贷、执行异议之诉三类案件进行系统梳理,对民事审判热点难点问题现场交流答疑,并结合入库案例,对树立现代化审判理念进行精准解读。
  审判管理是鲅鱼圈区法院脱薄工作的重点之一。鲅鱼圈区法院在帮扶指导下,落实“精细化、一体化、闭环”管理,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每月召开审判数据会商会议,通过穿透劣势指标数据找准工作堵点,实现闭环整改。
  脱薄工作离不开各级法院的同题共答、聚力帮扶。第二巡回法庭、辽宁高院、营口中院、沈阳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沈阳市浑南区人民法院组织党员法官深入营口鲅鱼圈区法院开展四级法院党建联学共建活动,推进党建引领与司法业务深度融合。辽宁高院协调省财政拨付294.6万元支持鲅鱼圈区法院脱薄工作,目前硬件设施改造工程正在施工中。营口中院动员4名银发法官到鲅鱼圈区法院担任特邀调解员,并帮助解决聘用人员办公电脑问题。
  在上级法院和两级党委政府联动帮扶支持下,鲅鱼圈区法院干警凝心聚力、奋起直追,全院审判工作进步明显,总体呈现向好态势——1至8月全院收案11848件(含旧存1496件)、结案8331件,民事结案同比增幅达58.75%,审判质效从年初9项指标落后提升到6项同比趋优、7项优于全市均值。
  这是一场“强筋健骨”的深刻变化。这样的变化,同样发生在第二巡回法庭帮扶的另一个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吉林图们法院。
  图们法院直面队伍建设不足、审判质效不高、“精品”成果较少等问题,出台完善审限管理工作标准、专业法官会议工作细则,严格落实院庭长阅核制,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争取人才帮扶和强化人才培养,实现了从“案件总量不大的情况下,2024年审判业务指标位于延边地区倒数第二位”到如今“审判质效进入全州前列”的可喜进步。
  扎根黑土护公正,改革创新不止步。第二巡回法庭不断深化巡回法庭工作机制创新,书写好司法为民的崭新答卷。(见习记者 渠丽华)
责任编辑: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