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舟岛律师事务所关于公安部公布10起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的文件解读

来源: | 作者:创始人 | 发布日期:2025-03-27 | 0 次浏览

北京舟岛律师事务所对公安部公布的10起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的解读如下:

一、案例总体分析

本次公安部公布的10起典型案例,涉及教育、快递、招聘、法律服务、网络自媒体等多个行业,犯罪手段多样化且隐蔽性强,反映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已形成完整黑色产业链。这些案件不仅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还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二、典型案例法律解读

1. 北京海淀刘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 案情:刘某团伙通过制作木马程序入侵教培机构计算机,窃取客户信息。
  • 法律分析:该行为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第285条,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严重,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教培机构若未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也可能承担民事责任。

2. 甘肃张掖“1.2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 案情:李某飞团伙勾结快递人员窃取快递订单信息并出售牟利。
  • 法律分析:该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第253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快递行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参与犯罪,应从重处罚。

3. 吉林长春王某明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 案情:王某明团伙伪造营业执照、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骗取求职者简历并出售。
  • 法律分析:该行为同时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第280条,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253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亦需追究刑责。数罪并罚时,刑期可能叠加。

4. 广东东莞林某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 案情:林某成成立法律服务公司,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牟利。
  • 法律分析:该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第253条之一,利用行业便利非法获取、出售个人信息,应依法严惩。同时,涉案法律服务公司可能因违法经营被吊销执照,相关从业人员需承担职业禁止等后果。

5. 江苏徐州韩某珠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 案情:韩某珠团伙利用黑客手段获取停车数据并提供车辆定位服务。
  • 法律分析:该行为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第285条和第253条之一,应数罪并罚。此外,安装定位设备可能侵犯公民隐私权,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6. 山东青岛张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 案情:张某团伙以“自媒体工作室”为幌子骗取个人信息注册网络账号并出售。
  • 法律分析:该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第253条之一,利用虚假招聘骗取个人信息并出售,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涉案“自媒体工作室”可能被取缔,违法所得需追缴。

7. 河北承德韩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 案情:韩某团伙冒充医保部门工作人员骗取个人信息注册网络账号。
  • 法律分析:该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诈骗罪(若涉及骗取财物)。根据《刑法》第253条之一和第266条,应数罪并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犯罪,应从重处罚。

8. 辽宁辽阳朱某星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 案情:朱某星团伙冒充地图APP工作人员骗取个体工商户信息注册企业支付账号。
  • 法律分析:该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诈骗罪(若涉及骗取财物)。根据《刑法》第253条之一和第266条,应数罪并罚。同时,涉案企业支付账号可能被冻结,违法所得需追缴。

9. 湖南湘潭冯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 案情:冯某团伙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虚假宣传骗取网络账号并出售。
  • 法律分析:该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第253条之一,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涉案短视频平台若未尽到审核义务,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三、行业监管与公众建议

  1. 加强行业监管
  • 教培、快递、招聘等行业:应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定期开展数据安全检查,及时清除木马程序等安全隐患。
  • 法律服务行业:严禁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 网络自媒体平台:严格审核招聘信息真实性,封禁发布虚假宣传的账号。
  1. 提升公众防范意识
  • 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
  • 求职安全:通过正规招聘平台求职,核实招聘单位资质,谨防虚假招聘骗局。
  • 网络活动安全:警惕短视频平台上的免费领红包、游戏皮肤等虚假宣传,避免泄露网络账号。
  1. 法律救济途径
  • 投诉举报:发现个人信息泄露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 民事索赔:因个人信息泄露遭受损失的,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

四、结语

本次公安部公布的典型案例,彰显了我国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坚定决心。北京舟岛律师事务所提醒广大企业和公众,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同时,建议相关部门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良好局面,共同维护网络空间清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