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舟岛律师事务所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审判工作中促进提质增效 推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解读

来源: | 作者:创始人 | 发布日期:2025-03-05 | 0 次浏览

北京舟岛律师事务所对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在审判工作中促进提质增效 推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文件解读:

一、文件背景及目的

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期发布了《指导意见》,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防止“程序空转”,推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做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进一步促进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二、文件主要内容解读

  1. 坚持依法履职,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

    • 《指导意见》强调,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应当坚持依法履职,通过必需的审判、执行程序,依法及时准确回应诉求,切实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
    • 这一要求体现了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尊重和保障,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基础。
  2. 加强调解工作,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 《指导意见》提出,人民法院应当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大格局。
    • 对适宜调解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机制,促进和支持先行调解。对调解不成的,依法及时予以审理裁判。
    • 这一要求有助于推动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减少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
  3. 完善立案登记制,确保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 《指导意见》明确,对起诉至人民法院的纠纷,应当按照立案登记制的要求,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 同时,人民法院立案诉服部门应当引导当事人按照示范文本规范要求提交起诉状、答辩状。对于起诉材料存在瑕疵的,应当耐心开展法律释明、诉讼指导等工作,并一次性告知补正,不得径行裁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
    • 这一要求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权,防止因立案门槛过高而导致矛盾纠纷无法进入司法程序。
  4. 优化审判流程,提高审判质量

    • 《指导意见》在审判流程方面提出了多项优化措施,如一次性全面核对起诉条件、合并审理符合条件的共同诉讼案件、依法及时立案等。
    •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确保司法公正和权威。
  5. 加强举证指导,明确证据规则

    • 《指导意见》强调,人民法院在第一审程序中应当准确归纳争议焦点,加强对当事人举证的指导,明确告知当事人逾期不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 同时,对在案证据有欠缺的,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而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 这一要求有助于确保当事人能够充分举证,提高案件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三、文件意义及影响

《指导意见》的发布对于推动审判工作提质增效、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完善审判流程、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司法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北京舟岛律师事务所认为,《指导意见》的实施将对律师行业产生积极影响。它要求律师在代理案件时更加注重依法办案、规范操作,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律师提供了更加明确的诉讼指导和举证规则,有助于律师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