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舟岛律师事务所关于最高检发布“公益保护的中国方案”典型案例的文件解读

来源: | 作者:创始人 | 发布日期:2025-02-27 | 0 次浏览

一、引言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公益保护的中国方案”典型案例,旨在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领域的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效。北京舟岛律师事务所对这些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解读,以期为社会各界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典型案例解读

  1. 湖南省永州市检察机关督促保护永州摩崖石刻群行政公益诉讼案

    •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文物保护、一体化办案、地方立法
    • 案情概要:永州市检察机关针对摩崖石刻群保护不到位的问题,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市、县两级行政机关履行文物保护职责,推动文物保护方案立项审批及修缮资金筹措,建立文物保护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衔接长效机制,并推动出台地方立法。
    • 解读:此案例展示了检察机关在文物保护领域的积极作用,通过公益诉讼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加强文物保护。同时,通过一体化办案和推动地方立法,实现了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
  2. 江苏省东海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环境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

    •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固体废物污染、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检察技术协作
    • 案情概要:东海县人民检察院针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环境污染问题,发挥公益诉讼与检察技术协同办案优势,通过检验鉴定技术准确查明环境污染公益损害事实,依法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依法履职,推动开展行业治理。
    • 解读:此案例体现了检察机关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积极作为,通过公益诉讼和检察技术协作,有效解决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了行业治理。
  3.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办理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益诉讼专案

    • 关键词: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益诉讼、跨省域系统性公益损害
    • 案情概要: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直接立案办理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公益诉讼专案,聚焦采矿和尾矿库污染、城乡水污染、农业养殖污染等七类重点问题,流域检察机关采取上下联动、一体履职的方式开展办案工作,同步办理关联案件1915件。
    • 解读:此案例展示了检察机关在跨省域系统性公益损害问题上的积极作为,通过直接立案办理公益诉讼专案,推动了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
  4. 最高检指导长城沿线15省区市检察机关开展“长城保护公益行动”

    • 关键词:长城保护、公益诉讼、跨省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
    • 案情概要:针对长城某些点段存在的跨省域公益损害问题,最高检指导长城沿线15省区市检察机关开展“长城保护公益行动”,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75件,制发检察建议469件,提起诉讼43件。
    • 解读:此案例体现了检察机关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积极作用,通过跨省域的公益诉讼行动,推动了长城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了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三、总结

本次最高检发布的“公益保护的中国方案”典型案例,涉及文物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领域的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效。这些案例不仅为各级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提供了精准的指导和示范,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了解公益诉讼制度、增强法治意识的窗口和平台。北京舟岛律师事务所认为,这些典型案例的发布对于推动公益诉讼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